越是面临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小企业越是要坚持走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新颖化路线,努力在细分市场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让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余杭“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以及实施“品牌强区”工程的重要抓手。

在钱江经济开发区省级小微企业园——紫创未来智造谷,这里正成为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的典型,紫创未来智造谷内就有这样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她是国家有轨电车信号系统技术标准主要制定者,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制定的参编单位,是国内最早从事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研发的企业之一,名叫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显风采在战“疫”促生产中显担当
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管大型央企——中国通号集团下属子公司,代表中国通号发展以现代有轨电车和新型交通产业为中心,市政工程等相关行业机电产业为多元的战略布局。目前该公司以轨道交通相关产业为中心,正积极拓展智慧枢纽、城市交通、智能楼宇、综合管廊、信息服务等相关领域,产品输往亚、欧、非等众多国家及地区。从以色列轻轨红线项目、巴基斯坦燃煤电站铁路专用线项目到蒙古国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埃及首条电气化铁路项目)、几内亚达圣铁路(西非地区首条现代化铁路)等,充分体现了央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风采和担当。其中,在几内亚达圣铁路项目中,通号万全信号设备公司是首次参与海外重载铁路区间闭塞、联锁仿真等系统供货,提供了信号监测防雷系统、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信号仿真系统、计轴系统和信号机、光电转换器等一系列产品。
近年来,“通号万全”公司以轨道交通相关产业为中心,积极拓展相关领域弱电系统集成,主要产品包括现代有轨电车机电控制系统、国内外普速铁路信号系统、新型轨道交通列车主动防护系统(DTC)与综合通信系统、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信号系统与信息化系统、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等。公司自主研发的现代有轨电车与新型轨道交通核心信号系统设备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包括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全电子联锁、铁路SIL4道口控制系统、转辙机、SIL4LED信号机等。像2022年1月开通的福建省“最美有轨电车漫游网红线路”——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项目就是该公司最新力作。“通号万全”公司在该项目中一次性完成了通信承载网系统、电源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车地无线系统、电话系统、办公网系统、时钟系统7个子系统的系统集成。“通号万全”公司以智慧科技助力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无疑也助力提高了武夷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品牌效应。

近日,疫情阴霾褪去,余杭晨报《品牌余杭》栏目组走进紫创未来智造谷公司厂区,只见园区环境优美,工作场所宽敞明亮,生产车间井然有序,现场轨旁控制柜、转辙机及进路表示器等设备成品整齐排列,即将运往海内外各个铁路工程现场,公司上下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公司智造工厂负责人蒉凯腾表示,目前余杭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成果,“我们全体一线工人誓将延误的工期夺回来,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一边严把疫情防控关,一边抓紧促生产。”
帮助路面交通控制“大脑”合二为一 让有轨电车成为更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入驻钱江经济开发区紫创未来智造谷,对于“通号万全”公司来说是实现战略性发展的关键一步,为公司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智能监控、有轨电车智能控制系统产品加速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公司正在改革发展、市场营销、科技创新、生产管控等多方面齐头并进,持续优化科研生产产业链布局,加速科技创新引领品牌提升。
可以抽象地理解,轨道交通车辆在地面运行时,和市内交通在红绿灯处的交汇点,叫“平交路口”。根据以往经验,轨道交通的运行是一张控制网,市内交通的运行是另外一张网,两张网的两个控制“大脑”,各自独立,各司其职。平交路口是轨道交通运行网和市内交通运行网的矛盾点,通号万全创造性提出将两个控制“大脑”合二为一即“双网融合”的概念。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除依赖信号系统、地面设备保障外,还要靠行车司机的实时确认,当交通发生拥堵、车流较大、天气恶劣、突发状况或司机疲劳时,极易产生安全事故或相关疏漏问题。因此,在加强司机安全意识、规范司机行为的同时,更需要可靠的、智能的技术手段辅助司机驾驶,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双网融合”就是一项需要攻克的科研技术课题,而“通号万全”公司就在“双网融合”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公司行政中心主任、杭州市人大代表周苗向我们列举了一个首创案例。公司近年中标的辽宁省沈抚新区有轨电车建设及西延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信号及监控系统工程就属国内首条“双网融合”项目,这个项目实现了有轨电车、市政交通两张网的控制“大脑”连为一体。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双网融合”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在不对既有交通道路资源进行土建施工改造的前提下,实现了有轨电车与市政交通的统一融合控制。“这样一来就直接提高了有轨电车与市政交通路口通行效率,提升了市政交通与有轨电车的平均行进速度,有助于高效利用地面既有交通道路资源,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有轨电车行进速度低的症结。”周苗说。
深圳地铁、雄安新区快速路、南京园博园……一个个典范工程见证产业数字化转型
采访中,《品牌余杭》栏目组了解到,公司积极参与助力深圳地铁等国内一线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以地铁综合性智慧服务为核心的枢纽工程,深圳地铁黄木岗、大运枢纽智能化系统项目是深圳地铁重要组成部分,“通号万全”为该项目装备了自主研发的智慧枢纽综合管理平台、定制化枢纽多源物联网系统与设备融合管理平台和枢纽现场设备接入平台,承担该项目的系统设备采购、安装督导、软件开发、设备调试和联调联试等任务。

而通过参与文一西路隧道工程,“通号万全”公司也助力余杭为杭州亚运递上了靓丽城市名片。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地下快速路主线起于东西大道以西,终于聚橙路以东,作为文一路至德胜快速路的组成部分,文一西路至德胜快速路将成为杭州“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中东西向最长的快速路,并成为未来科技城连接主城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公司以物联网设备为依托,以数字化平台为管控抓手,承建了隧道综合监控及运维管理系统。
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的又一典型案例是雄安新区K1快速路项目。雄安新区的城市定位非常高,目标是要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极、高质量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毫无疑问,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是其应有之义。智慧交通的发展是推动智慧城市落地前提条件,也是智慧城市落地非常重要的一环。K1快速路是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配套项目,是雄安高铁站与起步区、容城组团之间的直通通道。在该项目中,“通号万全”公司主要承担隧道综合管控系统、隧道监控系统、隧道通信系统、其他辅助系统和设施及地面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等弱电系统的深化设计、设备采购、安装施工、系统调试工作,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交通管控平台、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同样也在工程中有了用武之地。
在“通号万全”公司累积的众多优秀应用案例中,南京园博园案例一下子吸引了《品牌余杭》的注意。“碧落云霞凤翔金陵,东来紫气龙吟大江”,园博园是南京集全市之力重点打造的紫东地区文旅产业开篇之作。尤其是以紫东阁为代表的园林建筑,将“中而新”“古而新”的设计蓝图铸造成了熠熠生辉的一檐一瓦。时下,园博园高颜值的复古小火车贯穿整个园区,成为游客热门打卡项目。在南京园博园旅游观光火车通信信号系统项目中,该公司量身定制打造路口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和专用转辙机,确保市政智能交通与道口控制系统相融合,又一次实现市政道路交通网与有轨电车运行网“双网融合”。
近五年来,“通号万全”公司实现了多个业内和国内首次:主编起草的国家标准《有轨电车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首次自主研发的双网融合轨道交通车辆与市政信号一体化系统成功应用;7项产品密集通过欧标SIL4安全完整性等级认证,成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中第一家获此认证的企业;SIL4级道口机柜和LED信号机首次销往国外,打破该产品由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做轨道交通智慧化产业的助推者,做智能制造产业的贡献者”——这是“通号万全”公司董事长金鹏为团队设定的目标。在他看来,轨道交通智慧化是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的有力抓手,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十年仍将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窗口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围绕建设“数字浙江”目标,积极参与数字化改革“四梁八柱”“十四五”时期公司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完成数字赋能,持续提升系统产品研发、设备生产智造、工程项目实施的全产业链集成能力,念好“数字化转型升级”经,出好“产业化智能制造”拳,打好“区域化经营生产”牌,以“精品智造、产品优质”为目标导向,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引领智慧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主动推进海外铁路项目的产品研制和生产,更加强化海外项目的跟踪与服务,助力整个通号集团成为中国技术输出的主力军和推动者,为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