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中国通号与西安交大联合建设的企业博士后创新基地暨道岔转换设备仿真实验室在西安信号公司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中国通号第一个博士后创新基地诞生,开启了中国通号与西安交大战略合作的新历程。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雷宝歧,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书记王小力、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宋晓平,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大地及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铁通电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西门子信号有限公司、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相关领导出席了仪式。
中国通号和西安交大共建创新基地,是落实国家“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企校双赢、共同发展的有效举措。中国通号是国内最大的集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领域研发、设计、集成、制造、施工、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国有中央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西安交通大学是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研究机构手段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众多。依托中国通号-西安交大博士后创新基地这个平台,将会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优势互补,广泛开展产品研发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共同发展,进而取得丰硕的创新成果。
企业博士后创新基地和道岔转换设备仿真实验室的核心是高速铁路转换设备数字化仿真平台。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对铁路设备提出高可靠、高安全、使用零故障的要求,2011年铁道部科技发展规划中要求铁路设备各企业要在产品设计阶段引入仿真分析工具,对产品可靠性、安全性进行提前预估。中国通号为进一步提升转辙机技术的创新能力,将高速铁路转换设备数字化仿真平台研究及建设列入中国通号2011科技研发项目。
西安信号公司作为转辙机生产的主导企业,承担了此项目的研究。项目实施初期,西安信号就明确了研发指导思想,即:通过项目实施要在设计过程中保证并优化产品的性能,并且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在产品研制的早期,使产品的设计者、制造者在虚拟环境中直观形象地对虚拟的产品原型进行设计优化、性能测试、制造仿真和使用仿真。在系统层面上保证产品的性能及安全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零件的最优。将数字化样机的应用贯穿整个产品设计流程,通过仿真驱动设计,有效避免直至开发后期才进行系统综合和设计验证时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
西安信号自2011年1月启动项目以来,分三个阶段实施,先后搭建了仿真软、硬件平台,完成了ZD(J)9电动转辙机几何样机的建立和ZD(J)9电动转辙机功能样机的建立;通过现场实地载荷的采集、分析,得到转辙机的典型载荷谱,完成了ZD(J)9电动转辙机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评估,并预估转辙机关键零部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及整机寿命;在得到大量转辙机的虚拟实验数据后,西安信号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理论分析论证,制定了技术方案,完成了ZD(J)9电动转辙机综合载荷环境实验室建设,同时建立了转辙机静强度、运动学、动力学、热力学、模态及谐响应等仿真分析的标准化流程。
本项目重点突破道岔转换设备设计中动态特性的保证能力,在数字化仿真样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特性分析和试验仿真,以实现优化设计,这种分析与仿真可以在零部件和系统层次上进行。研究成果将集成为数字化动态设计平台,通过数字化样机和数字化实验室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设计过程的动态响应,解决传统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仿真样机是一种崭新的产品开发方法,它是一种基于产品的计算机仿真模型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可以使产品的设计者、使用者和制造者在产品研制的早期,在虚拟环境中直观形象地对虚拟的产品原型进行设计优化、性能测试、制造仿真和使用仿真,这对启迪设计创新、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错误、加快产品开发周期有重要意义。
通过项目的具体实施,可改变传统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建立转辙机产品有限元分析平台,规范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步骤,可以应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结构强度、疲劳模态及传热有限元计算分析,全面提升转辙机研发效率、产品可靠性和技术创新能力。
揭牌仪式上,中国通号与西安交大领导共同在联合建设企业博士后创新基地协议上签字;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雷宝歧,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宋晓平及中国通号总工程师王大地,西安信号董事长黄海杰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在实验大楼前分别为博士后创新基地和仿真实验室揭牌、剪彩。
王大地在讲话中表示:博士后创新基地的建立对于引进科技人才、转化科研成果、发挥集成优势、加快重点产品研发、推进产业升级、铸造通号国家队品牌都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创新基地建立在西安信号公司,肩负着中国通号的殷切期望,西安信号具备产品类型全面、多元化制造能力强和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是一片创新的沃土。创新基地的建设和成长要走出一条依托交大、植根通号、立足西信、面向全路、走向全国、进军国际的发展之路,要把这个创新基地建成强强联合、校企合作的典范,为中国通号培养出高、精尖的研发人才,为西安交大的校徽再添一缕经久不息、光辉璀璨的色彩!
西安信号董事长黄海杰在讲话中表示:企业博士后创新基地和道岔转换设备仿真实验室的建立是落实中国通号“三个一批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契合中国通号发展战略与规划的有力抓手,也必将会为西安信号组建西部制造能力中心打下坚实基础,为西安信号推进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不竭动力!西安信号将以创新基地的建设和仿真实验室的成立为契机,全面支持创新基地的工作,搭建“产、学、研、用”技术合作平台,汇集智力资源,发挥多元化优势,在科技人才引入、新市场拓展、技术创新方面再立新功!
揭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中国通号-西安交大博士后创新基地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下载: